洛南县凤鸣山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香菇的生产标准管理
1、香菇的产地环境、卫生标准、培养料的选择与配制、栽培管理、采收等要求。
2、规范性引用文件
GB5750.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
GB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
NY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
NY5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
3、术语
香菇属于真菌门,担子菌亚门、层菌纲、无隔担子菌亚纲、伞菌目、口蘑科、香菇属。
4、产地环境
场地应选在生态环境好,周围环境清洁,水质良好,无污染源,地势平坦,并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。应符合NY5358标准执行。用水按GB5750.4标准执行。另外生产所用菇棚300平方米左右,棚外通风处应有防虫网和保温措施。
5、培养料的选择与配制
5.1培养料的选择
按NY5099无公害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选料。具体选择标准如下:
5.1.1木屑
一般阔叶树的木屑均能培植香菇,但以材质坚实,边材发达的壳斗科、桦木科等阔叶树种为佳,苹果树、板栗树等经济林木修剪下的树杈材均可使用。经粉碎后无杂质,干燥无霉变。木屑粗细搭配,粗/细=7/3.有利于通气,有一定的密实程度。
5.1.2麸皮和石膏粉
麸皮选大、中片,红皮、粗皮为好,要新鲜,无虫蛀,无霉变未被雨淋,无结块,无杂质的纯净麸皮。一般加入量20%为宜。石膏粉又称硫酸钙经煅烧脱去一个水晶后变成熟石膏,呈弱酸性,PH值在5左右,一般加入量1%左右,选色白发亮。
5.2 原料配方
木屑78%、麸皮20%、石膏1%、糖1%
5.3 培养料的配制
5.3.1把木屑用23目的铁筛过筛,剔除小木片,小枝条及有硬物的杂质,以防装袋时刺破塑料袋。
5.3.2准确称量,混合搅拌,先将木屑倒入清理好的拌料场,堆成锥形,把麸皮、石膏从堆顶撒向堆的四周,干料搅拌混合均匀,然后把蔗糖混合水泼如料中进行搅拌。
5.3.3 用搅拌机加水搅拌。
5.3.4 使主料与辅料混合均匀,干湿均匀,PH值为6.5-7.5.
6、装袋与灭菌
6.1 装袋
按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承受温115度的18*60塑料袋,把拌好的菌料倒入装袋机装袋,袋口扎紧密封不得漏气。
6.2 把装好的菌袋上下对齐,分批摆装至锅顶,温度达到100度,烧蒸至20小时。
7、接种 用石灰水喷洒接种室消毒,等菌袋温度降至30度,用0.5-1公斤菇宝熏蒸后开始接种。
8、培育 接种后7-10天开始翻堆,每天通风2-3次,每次30分钟,温度控制在22-24度,待菌袋接种穴菌丝接连,翻堆将菌袋按井字架堆好,待菌丝生长至整个菌袋发白10天后刺孔增氧,刺孔后按井字架堆好,温度保值在18-22度,湿度85%,通风透气,散光。
9、转色 菌袋由白色转向粉红、棕紫褐色,带金属光环,通风透气,散光。
10、脱袋 将菌袋运至出菇棚摆放好,用利刀将薄膜切开,刀片用酒精消毒,边脱袋边摆放,保持湿度85%。
11、出菇 当旬均温度在8-22度时,将温差加大到10度以上,干湿差15%,连续处理3-4天即可出菇。
12、采摘 当菇盖直径达到4-6厘米时即可采摘。
椴木木耳的生产标准管理
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,菌丝在6-36度均可生长,但在22-32度最适宜,15-27度可分化出实体,但以20-24度最适宜。菌丝在含水量60-70%的椴木中均可生长,空气相对湿度90-95%,PH值5-5.6最适宜。
制作方法 先在耳木上用电钻以穴距7厘米垂直打深1.5厘米的穴,将菌种塞入菌穴以八分满为宜,然后用弗水煮一小时的玉米芯盖于穴口,用小锤轻轻敲平。
用石灰水喷洒场地消毒,将接好种的椴木井字形堆好,保温保湿,10天后开始翻堆,每隔15-20天翻堆一次,浇水保湿。
次年春季椴木菌穴处有耳芽生出,开始起架,按人字形耳架堆起,每架50根菌棒,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,湿度保值85-95%,待木耳盖全部展开即可采摘,在通风阳关下晾晒。